印度尼西亞爪哇咖啡豆種植歷史品種介紹 印尼咖啡風味特點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 2025-09-29 12:21:55

印尼咖啡产区1


更多精品咖啡知識,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前街咖啡


提起印度尼西亞的精品咖啡產區,能脫口而出的非蘇門答臘莫屬了。前街咖啡上架的印尼咖啡豆除了有來自蘇門答臘的曼特寧之外,還有來自另壹個精品咖啡產區西爪哇的豆。這款咖啡豆與很多人印象中的印尼咖啡風味截然不同,它沒有草本、香料的香氣,相反更多的是柔和熱帶水果酸,本文前街咖啡就來介紹這壹款來自印尼西爪哇的咖啡豆。


咖啡產區介紹


西爪哇省是印度尼西亞壹級行政區。位於爪哇島西段,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包括近海島嶼,面積46,300平方公裏,爪哇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而潮濕。


爪哇品种21


沿北部海岸的平原地帶溫度最高,山區則涼爽得多。高濕度常常形成使人衰弱的氣候。從11月到第二年3月為西北季風期,多雨多雲;從4月到10月為東南季風期,晴天多而雨量少。雅加達平均年降雨量約1,760公厘(69寸)。雅加達平均日最高氣溫為30℃(86℉),最低為23℃(74℉)。在高地的托薩裏(Tosari,海拔1,735米〔5,692尺〕),平均氣溫22~8℃(72~47℉)。因為火山灰周期性地對土地加肥,所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


爪哇在咖啡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爪哇的阿拉比卡咖啡不像其他大部分印度尼西亞咖啡生長在很小的農場進行初加工,爪哇咖啡生長在大農場或種植園,大部分由政府運作,都是采用現代方法進行水洗式處理。品種屬於S795,本地人稱為 Jember,是人工培植的。前街會選擇上架這壹款咖啡豆,是因為這款豆子能表現出爪哇產區精致的芳香,酸度相對柔和,口感細膩,均衡度較好。爪哇咖啡的香味和酸度比蘇門答臘島和蘇拉威西島的咖啡更勝壹籌。


印尼咖啡产区2 

咖啡種植歷史

摩卡咖啡在1600年左右傳到印度,並於1658年種植在錫蘭,壹直都沒有很好的收成。1699年荷蘭由印度引種到爪哇島進行咖啡種植,並於1711年第壹批種苗出口到歐洲荷蘭東印度公司(荷蘭語縮寫VOC Vereeningde Oost-Indische,成立於1602年)。在印度尼西亞種植的JAVA咖啡,10年之內,出口增長到60噸/年。印度尼西亞是也門和埃塞俄比亞以外,第壹個廣泛種植咖啡的國家,而咖啡被VOC壟斷貿易長達60余年(1725年到1780年)。


早期,荷蘭統治時代種植的是鐵皮卡咖啡豆,咖啡種子由錫蘭島(現代的斯裏蘭卡)引進。17世紀,荷蘭殖民政府最初種植咖啡在巴達維亞,往南延伸到Sukabumi。並廣及東爪哇中部、西爪哇和蘇門答臘島部分地方和蘇拉威西島,開啟咖啡高貴的市場營銷。爪哇島的咖啡樹,在1711年出口到荷蘭,培育在阿姆斯特丹溫室裏,並在1715年送至法國凡爾賽宮,此後,荷蘭與法國將咖啡傳播種植至亞洲,美洲區域,這便是新世界咖啡。



十九世紀後期,荷蘭殖民者在爪哇島東部的Ijen高原建立大型咖啡種植園。在1920年代整個印度尼西亞的小農都開始種植咖啡,作為壹種經濟作物。然而,災難發生在1876年,咖啡葉銹病席卷印度尼西亞,毀滅掉大部分的鐵皮卡品種。

 

1880年代後期,大部分的咖啡園毀於蟲病害,這股瘟疫蔓延到爪哇中部和東爪哇。在20世紀初,阿拉比卡咖啡受到葉銹病的嚴重破壞,毀掉了大部分的荷蘭咖啡品種體系,於是1911年成立印度尼西亞咖啡和可可研究所(簡稱ICCRI),延續了荷蘭人於16世紀引進的咖啡樹與可可種植的知識庫。ICCRI開創了咖啡和可可研究活動,擁有執行咖啡和可可研發活動的國家授權,開展研究活動以生產適用於農場到咖啡和可可加工領域的創新技術。專業度遠超越SCAA協會,是獲得世界公認的國際研究機構。

 image


ICCRI為咖啡和可可農民提供服務,旨在解決持續存在的問題並加強技術轉讓。由300多位員工組成,涉及3個主要職責,研究和服務,商業和支持人員。有36名研究人員,包括12名博士,7名碩士和17名專科大學研究人員。研究人員被歸類為11位主要研究科學家,9位研究科學家,11位副科學家和5位助理科學家。並為小農,私營和房地產公司,國家和地區政府,協會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相關數據和信息。

 

Java Coffee被國有化的種植在獨立的莊園並且大力堆動阿拉比卡新品種咖啡豆,這些新品種透過政府和各種發展項目交給小農戶耕種。超過90%的印度尼西亞的咖啡種植在人均種植面積不到1公頃的小型農場。大部分的生產是有機種植,其中19個農民合作社和出口商獲得了國際認證市場有機咖啡。有20多個阿拉比卡咖啡品種在印度尼西亞進行商業種植。又可概略分為六大類別:


铁皮卡咖啡豆66


鐵皮卡是由荷蘭引進的原始品種。大部分的鐵皮卡在1880年代後期因咖啡葉銹病席卷印度尼西亞而毀滅。然而,Bergandal和Sidikalang的鐵皮卡突變品種仍然可在蘇門答臘島的高海拔地區被發現找到。

 

H ibrido de Timor(HDT)又稱為“Tim Tim”,蒂姆是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混合品種。似乎是1917~1918年間的單品咖啡變種,1979年栽種在亞齊。

 

Linie S:這壹品系最初在印度,從波旁演變出來的品種。最常見的是s-288和s-795,它常在亞齊省,弗洛雷斯,林東被發現。

 

Ethiopian lines埃塞俄比亞系包括Rambung和Abyssinia,是1928年被帶到Java的品種。壹直種植在亞齊。另壹組埃塞俄比亞變異品種在蘇門答臘被發現,稱為“USDA”是1950年代傳到印度尼西亞的。

 

Caturra品種:Caturra是壹種波旁種突變的咖啡,源於巴西。


卡杜拉


Catimor:是為提高風味的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的交叉配種。有許多類型的Catimor,包括被命名為“Ateng-Jaluk”目前正在進行研究該品種是否合適在亞齊栽種,並能獲得優異的杯測成績。



前街咖啡:蜜處理西爪哇咖啡豆

國家:印度尼西亞

產區:西爪哇 鐵古拉山

莊園:愛縵妮莊園

海拔:1400-1600米

品種:Jember

處理方式:蜜處理


咖啡品種

S795在當地稱為Jemner,其豆身色澤藍綠,其原生樹種natural variation來自於S288,而最初S288是印度1946年培育的優異雜交品種,S288前身是來自血統S288 (第壹代) 與Typica混種後取名S26,因為S288的第壹代豆由阿拉比卡與利比裏亞Liberica雜交,始終帶有利比裏卡的土腥味。印度的植物學家於是用第壹代的S288與Typica混血而成的Kent品種與第二代的S288雜交混種成為現在的S795。

 

而栽種在西爪哇的S795是由東爪哇的箴帕咖啡研究中心( Jember Coffee Research Center) 從印度引進當地品種後給於爪哇農民栽種,因此爪哇當地農民也S795直接稱為 Jember。


image


處理方式

蜜處理是壹項比較復雜、費時、難易度較大的加工方法。首先第壹步是挑選優質果實,然後剝掉果肉留下內果皮,這裏內果皮就是蜜處理的核心。內果皮內含有豐富的糖分與酸味,在曬幹的過程中,甜味和酸味會慢慢滲透到咖啡豆裏。第二步則是曬幹,也是生產高品質咖啡豆最重要的條件。蜜處理法它讓咖啡保留了水洗處理的幹凈,盡管咖啡的明亮度有所下降,但增加了甜度與焦糖口感。按照蜜處理程度的不同,蜜處理咖啡又分為黃色蜜處理,紅色蜜處理和黑色蜜處理。

 

前街烘焙參數

前街烘焙師留意到西爪哇生豆的密度高,所以火力調整要特別小心,而且要突出水果風味和甜感,選用中度烘焙,可以將生豆的獨特性完整表現出來,1分鐘後,初期的火力會比較大,直到脫水初期提早調整火力,使得咖啡的味道和香氣變得均勻。


 


前街杯測報告

前街通過杯測發現這款爪哇咖啡的主要特色在於它復雜的甜味和果香,與同樣以花香著稱的非洲耶加雪菲相比,水果味更明顯是其主要特色。它的味譜偏向芒果、波羅蜜類這些口味較重的熱帶水果,復雜沈穩,同時獨特的蜜處理手法帶來隱約的紅酒韻味。



前街咖啡沖煮推薦

水溫:90-91℃

研磨度:EK43s刻度10格(細砂糖大小/20號篩碗篩粉到80%)

粉水比例:1:15

粉量:15克


v60 7


前街沖煮手法:

第壹段註入30克水量進行30秒悶蒸,接著註入95克(電子秤顯示125克左右),約1分鐘註入完畢,當水位降到粉層2/3處註入剩余的100克(電子秤顯示225克左右),約1分40秒註入完畢。2'00"滴濾完成,移開濾杯,完成萃取。

 

沖煮風味:非常豐富的熱帶水果的風味,芒果、菠蘿蜜等水果的甜感,並帶有紅酒的發酵感。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25-09-29 09:48:4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