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 2025-09-23 14:51:43
更多精品咖啡知識,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前街咖啡
哥倫比亞咖啡生產概況:哥倫比亞向來是咖啡種植大國,曾貢獻過全球咖啡總產量的10%,是大宗商業阿拉比卡咖啡的重要出產國。
現有咖啡種植區域大體分為兩部:北部產區,包括古老的MAM區域以及首都波哥大周邊在內的東部產區,依然是大宗商業阿拉比卡的重要產區。南部產區,是以Narino、Huila、Cauca、Tolima組成的當紅精品咖啡產地陣容。(相關博文:哥倫比亞咖啡概述)
前街翻閱資料發現,哥倫比亞種植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殖民時代,咖啡在哥倫比亞的歷史也有很多說法:
其壹:據說是從加勒比海的海地島,經中美洲的薩爾瓦多從水路傳來的。
其二:1808年,壹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豆首次引入哥倫比亞。其中壹種是哥倫比亞的第壹批咖啡種子是通過聖坦德省由委內瑞拉入境的。
其三:關於哥倫比亞咖啡種植的最早記錄出現於西班牙傳教士Jose Gumilla的名為“The Illustrated Orinoca”的書中。他描寫了他於1730年在Meta河兩岸傳教時的見聞,其中提到了當地的咖啡種植園。到了1787年的時候,其他的傳教士已經把咖啡傳播到了哥倫比亞境內的其他地方。
地處南美洲西北部的哥倫比亞是壹個美麗的國家,它的歷史悠久。從遠古時代起,印第安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公元153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9年獲得獨立。1886年改稱現名,以紀念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哥倫布。哥倫比亞,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空氣清新。哥倫比亞物產豐富,特別是咖啡、鮮花、黃金和綠寶石被譽為“四寶”。今天該國是繼巴西後的第二大咖啡生產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出口國。哥倫比亞咖啡經常被描述為具有絲壹般柔滑的口感,在所有的咖啡中,它的均衡度最好,口感綿軟、柔滑,可以隨時飲用,它獲得了其他咖啡無法企及的贊譽:被譽為“綠色的金子”。
哥倫比亞咖啡:產區分布、收獲季
之所以形成現有的產區分布情形,哥國的地形圖給出了劇透。
如圖所示,雄偉的安第斯山從厄瓜多爾由Narino進入哥倫比亞,並分成了三支余脈,總稱“科第勒拉”(Cordilleras),根據位置,分別稱作,西科第勒拉(the Occidental Cordillera)、中科第勒拉(the Central Cordillera)、東科第勒拉(the Oriental Cordillera)。其中,只有東科第勒拉穿過哥倫比亞國土,繼續向北延伸,進入委內瑞拉。三條山脈之間擁抱了兩個谷地,每個谷地衍生出壹條重要河流,分別是考卡河(Cauca)(參考博文:哥倫比亞咖啡產區:Cauca)和瑪格達萊納河(Magdalena)(相關博文:哥倫比亞咖啡產區:Tolima),兩條河流向北延伸,交匯,最終流入大西洋。其中,考卡河成為考卡省名稱的由來(哥倫比亞咖啡產區:Cauca),而瑪格達萊納河是哥倫比亞第壹大河。
來自太平洋的水汽深入陸地,遇見西科第勒拉山形成降水,繼續東進,遇見中科第勒拉山形成降水,繼續向東,遇見東科第勒拉山並和來自東方亞馬遜的暖濕氣流交匯。在三條雄偉山脈的山坡上是優質咖啡產地的所在。
哥倫比亞咖啡收獲季
靠近赤道的位置,以及山脈的高海拔因素,為哥倫比亞創造了多種多樣的微氣候,同時也令哥倫比亞同肯尼亞壹道,成為咖啡產國少有的壹年兩個收獲季的國家。除了主要收獲季,還有壹個被稱作“mecata”的次產季。
哥倫比亞各產區的收獲時節差異明顯,有的產區有兩個收獲季,有的產區只有傳統的壹個收獲季。另外,擁有兩個收獲季的產區,各自主次收獲季也有差異,基本上,南北產區相反。北部產區通常九月到十二月為主產季,四月到六月為次產季。南部產區則通常四到六月為主產季,九到十二月為次產季。
各產區收獲時間如圖所示。哥倫比亞咖啡:產區分布、收獲季
綠色:壹個主要收獲季,九月-十二月
橙色:兩個收獲季,主收獲季九到十二月,次收獲季四到五月
黃色:壹個主要收獲季,三月到六月
紫色:兩個收獲季,主收獲季三到六月,次收獲季十到十壹月
褐色:無明顯收獲季
白色:非產區
哥倫比亞品種與生豆等級
哥倫比亞咖啡的品種主要為阿拉比卡品種,即小果咖啡(小粒咖啡),相對而言的中果咖啡(coffea robusta)大多種植在原產地非洲,例如著名的馬達加斯加咖啡。小果咖啡有若幹變種,世界產量第壹的巴西咖啡種子偏大,適應性較強,產果率也高;相比之下,哥倫比亞出產的溫和型咖啡是更為優質的品種,這與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有關。
哥倫比亞咖啡分200多個檔次,咖啡的區域性很強。哥倫比亞豆以特選級(SUPERMO)為最高等級,上選級(EXCELSO)次之;但18號豆(直徑18/64英寸)以上的特選級咖啡,才能列入精選咖啡。哥倫比亞咖啡的風味平衡,有較順滑的口感,宛如咖啡中的紳士,中規中矩。它的產區很廣,但以中央山區的咖啡最好,質感厚重,以曼德林(medellin)、阿曼吉亞(armenia)與馬尼劄雷斯(manizales)等產區最為知名,習慣上統稱為“mam”。在 “娜玲瓏咖啡”(narino)的滋味鮮美,品質甚佳。據說,以經營精選咖啡為宗旨的starbucks公司,擁有“娜玲瓏特選級”(narino supermo)咖啡豆的獨家購買權,在他們的連鎖店裏常見此咖啡豆的蹤影。
Geisha的中文名叫「瑰夏」。由於Geisha的讀音與日文「藝伎」讀音相近,也有部分地方翻譯成「藝伎」,難道是因為喝壹口會有國色天香,千嬌百媚的遐想,為咖啡添增幾許浪漫?
咖啡小知識
壹般咖啡樹壹年會開壹次花,從咖啡樹開花到產出可以采摘的成熟咖啡漿果需要9個月的時間。
兩大商業用咖啡品種
(星爸爸只采購種植在高海拔地區的優質阿拉比卡咖啡)
註意,瑰夏100%是屬於阿拉比卡陣營的哦。
Geisha的流浪史
1931年,從埃塞俄比亞的村落Gesha或Gecha(想必Geisha就生長在發音近似的山村)裏發現,並被送到了肯尼亞咖啡研究所。1936年被引進到烏幹達和坦桑尼亞。1936年以前基本都在非洲區塊活躍。
1953年,哥斯達黎加開始引進瑰夏,但是從發現到現在的20多年間並沒有太多人關註瑰夏。1963年,瑰夏正式引進巴拿馬。
巴拿馬是中美洲壹個咖啡產國,瑰夏最早進入巴拿馬,是由壹個叫唐·帕奇(DonPachi)的莊園主從哥斯達黎加引入的。帕奇先生在他們的莊園中種起了瑰夏咖啡!此時妳可能認為,王者之味終於被發現了!可是!如果瑰夏的魅力真有那麽容易被發掘,那就不會那麽引人入勝啦~就像那句歌詞唱的那樣:
壹開始,瑰夏在巴拿馬並不受歡迎,產量低,風味不好,經濟效益差,所以被農場主們與其他咖啡豆混合在壹起販賣了,有的幹脆把瑰夏當作咖啡園的防風林。瑰夏被流放到邊疆,為其他高產的品種遮風擋雨。
瑰夏壹直在唐·帕奇(DonPachi)莊園壹直默默無聞,後來老先生把瑰夏送了給了La Esmeralda莊園(即大名鼎鼎的翡翠莊園),瑰夏終於開啟了今天的傳奇之旅。
Geisha成名於巴拿馬翡翠莊園
巴拿馬靠近赤道附近,屬於熱帶氣候,翡翠莊園位於「波魁特」(Boquete),在壹個火山山脈上,同時享受著特殊地勢導致的微型氣候影響。翡翠莊園的晝夜溫差很大,早晚溫度都較低,這樣能延緩咖啡豆的生長周期,讓咖啡豆有足夠的時間形成自己的風味和密度,有著較高的甜度。
翡翠莊園的歷代園主
壹代目:魯道夫·彼得森(Rudolph·A·Peterson)
二代目:普萊斯·彼得森(Price·Peterson)
魯道夫·彼得森之子
三代目:Daniel 和 Rachel
普萊斯·彼得森的子女
在壹系列精品咖啡團體所組織的比賽中都拿過獎項:
獎項數據來自翡翠莊園官網
這些難以超越的驚人記錄,是源於天時地利再加上家族成員的不懈努力地堅持。
好風味兒不怕遠征難
早在2005年,瑰夏壹戰稱王不久,哥倫比亞的希望莊園(LaEsperanza)在巴拿馬翡翠莊園隔壁租了壹塊地,就近學習彼得森家族是如何種植瑰夏的秘訣。裏戈韋托埃·雷拉·科雷亞是希望莊園的園主,他將希望莊園的首席植物學家派往巴拿馬進行學習考究,以便他能深入了解和掌握瑰夏的栽培技術,取得真經。
前街哥倫比亞希望莊園瑰夏
國家:哥倫比亞
產區:考卡省
海拔:1850米
品種:瑰夏
處理法:日曬法
風味:黑加侖果汁、藍莓、柳橙、烏梅、紅酒
烘焙完成的八小時後,前街隨即對它進行了杯測!從幹香上,前街感受到了葡萄、莓果類的酸甜風味。而在咖啡入口時,前街很明顯的感受到了飽滿的黑加侖果汁,然後是柳橙、烏梅、藍莓等豐富香氣。隨著溫度下降,果汁感越發明顯,且在吞咽以後,能夠明顯感受到紅酒的尾韻,令人感到十分舒適~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2025-09-23 11:55:42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